《实用电工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实用电工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支撑课程
课程类别:理实结合
学时学分:91学时+30学时(集中实训),6学分+1学分(集中实训)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二、课程定位
《实用电工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基础、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训,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工技能,获取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对培养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起着重要的基础与支撑作用。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续课程:《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综合应用技术》、《PLC技术》、《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
三、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工业企业所需的具有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工程技术应用人才。以“学习任务单”的方式通过电路基础、电气控制、电工维修技术三块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工工作的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成长为具有高职层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的初步机电设备使用、设计、安装调试和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核心能力,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和技术管理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电路分析技术和电工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机床排故实践技能,掌握实验室常用电工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2)能力目标
1) 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定理。具有一定的分析、计算能力;
2) 具备常用继电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
3) 具备中小型现代化设备的电气维修能力。
4)提高协作水平,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3)素质目标
能够自主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自觉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的精神,具有不断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岗位变更的能力。
四、课程设计
1.设计思路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设计思路是以知识内在的联系为主线,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导向,按循序渐进原则进行课程设计。总共安排6章,共121个学时,其中30个理论学时,91个实践学时。
1)内容选取
教学内容选取是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应用电子技术培养目标为标准,以中级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完成企业维修电工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
首先,通过企业岗位调研,确定课程内容与标准,融入中级维修电工职业标准。其次以电路基础、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工作任务为依据,确定学习环境。最后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的实施。
2)课程模块化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式的项目教学,教-学-做合一。课程内容打破常规,选取了“电路基础知识模块、电气控制模块、维修电工模块”三大学习模块,对学习模块重组,以工模块为教学主线,通过设计若干个可独立执行的实验、实训项目,将知识点和技能训练融于各个项目之中。各个项目按照知识点与技能要求循序渐进编排,强化动手能力。
2. 课程内容与要求
学习模块
|
直流电路的概念及分析
|
学时数
|
10
|
学习目标
|
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并掌握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
|
学习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
|
掌握万用电表和示波器的使用
|
操作训练
|
基尔霍夫定律的得验证。
|
叠加定理的验证。
|
教学方法
|
引导课文教学法、多媒体演示、实验操作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电工实验室
|
考核与评价
|
1、 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2、 实验能力。
3、 学习与实验的态度。
|
学生知识能力要求
|
1、 具备中学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
2、 具有查阅资料,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
1、 具有很好的电路分析知识,较强的实验能力。
2、 良好的课堂教学水平。
|
学习模块
|
正弦交流电路
|
学时数
|
15
|
学习目标
|
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掌握相量的应用。掌握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
|
学习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正弦量的三要素;复数的应用;电阻、电容、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其功率计算;电阻、电容、电感串联电路的分析。
|
电阻、电容、电感的认知;电阻、电容、电感串联谐振频率的测量。
|
操作训练
|
电阻、电容、电感串联谐振频率的测量。
|
教学方法
|
引导课文教学法、多媒体演示、实验操作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电工实验室
|
考核与评价
|
1、 基本概念的掌握。
2、 理论分析、计算。
3、 学习与实验的态度。
|
学生知识能力要求
|
1、具备较好的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
2、具有查阅资料,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
1、 具有很好的电路分析知识,较强的实验能力。
2、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异常问题。
|
学习模块
|
三相交流电路
|
学时数
|
10
|
学习目标
|
掌握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三相电路的电源及负载的连接方式;掌握简单的三相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
|
学习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连接;功率因数的概念;电压、电流、功率的分析计算。
|
常用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
|
操作训练
|
三相交流电路电流、电压的测量。
|
教学方法
|
引导课文教学法、多媒体演示、实验操作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电工实验室
|
考核与评价
|
1、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
2、 简单三相电路的计算。
|
学生知识能力要求
|
1、 具备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
2、 具有查阅资料,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
1、 具有很好的三相电知识,较强的实验能力及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工仪表。
2、能根据教法设计情境、根据设计教学情境实施教学过程。
3、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异常问题
|
学习模块
|
电气控制模块
|
学时数
|
25
|
学习目标
|
掌握常用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
学习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
常用器件结构、符号、功能; 控制回路的分析方法;电机正反转的实现方法。
电气器联连锁;常用Y/△启动电路原理;时间继电器的功能。
|
常用低压电器安装;常用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的板上装接。
|
操作训练
|
电机单向运行控制电路装接;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装接;电机的Y/△起动控制电路的装接。
|
教学方法
|
引导课文教学法、实训操作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电工实训室
|
考核与评价
|
1、 电气元件的功能、符号。
2、 电气原理图的分析。
3、 按图状接。
|
学生知识能力要求
|
1、 具备单相、三相电路的基本知识。
2、 具备安全用电的知识。
3、 具有查阅资料,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
1、 具有很好的电气控制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
2、 对电气接线错误及故障能快速查找。
|
学习模块
|
维修电工模块
|
学时数
|
60
|
学习目标
|
掌握较为复杂的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的分析和装接;掌握四种模拟机床的故障排除方法;掌握按图装接电子线路并进行简单的信号测量。
|
学习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
延边三角形减压起动控制线路;双速电机控制电路;M7120型平面磨床线路排故;X62W型万能铣床线路排故;T68卧式镗床线路排故;5T/3T桥式起重机线路排故。
|
具备中级维修电工技能
|
操作训练
|
延边三角形减压起动控制线路安装调试;双速电机控制电路安装调试; 四种模拟机床排故训练;电子装接。
|
教学方法
|
引导课文教学法、实训操作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电工实训室
|
考核与评价
|
1、 电机绕组的连接方式。
2、 按图装接。
3、 电工仪表的使用。
4、 故障排除的方法。
5、 电子线路的装接及测试。
|
学生知识能力要求
|
1、 具备较好的电气识图能力。
2、 熟悉常用电气元件。
3、 具有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
4、 良好的工作态度。
|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
1、 具有很好的电气控制知识,较强的设备维修水平。
2、 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
|
五、课程实施建议
1. 课程组织形式
本课程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采用基于模块式的教学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术应用为关键。本课程的理论内容采用课堂教学形式,实训练内容根据中级维修电工考证要求在电工实训室完成。
2. 教学方法
1)四阶段教学法:由“准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和“练习总结”四步构成。教师对每次工作任务进行详细讲解或做出示范,再由学生对教师的行动进行模仿,最后辅助以相应的练习。
2)引导课文教学法:教师向学生描述任务要求,并提供引导性问题,学生以问题作为导线完成工作计划的制定并最终完成整个任务。
3)任务教学法:教师将任务向学生公布,由学生独立完成整个任务。
3. 实训条件
电工实训室:模拟机床15台、电工安装板60套、常用电工仪表。符合中级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4. 考核方式设计
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项目实践、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采分。任务考核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
(1)评价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应知+应会);
(2)考核要求具体说明:理论考核主要内容:直流电路基本概念及直流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单相交流电路基本概念及应用计算;三相交流电路基本概念及应用计算。实践考核:磨床、铣床、镗床三种故障排除。
5. 教师的要求
具备较强的电路、电气控制知识,对常用电气元件的性能较为熟悉。具有很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设备维修的经验。具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维修电工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
六、教材、教学参考书及网站
1. 教材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周绍平主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电工工艺学》第五版,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编审委员会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 参考书
《电工学》。曹建林主编,高教出版社 。
《维修电工操作技能考试手册》。石油大学出版社。
《电工学(上)(电工技术)》。王卫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工学(中)电子技术》。杨世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工学(下)(现代传动及其控制技术)》。吴建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3. 参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