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类别:理实结合
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二、课程定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单片机等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智能电子产品的组装制造、生产管理、售后维修、辅助研发等相关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模拟电子技术作为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无论对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及利用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先修课程:实用电工技术
后续课程:电路分析与制作、电子线路CAD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三、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具有能够识别元器件和检测元器件的能力;具有熟练使用电子仪器的能力;具有熟练分析、计算、调试、检测模拟电路的能力;具有读懂电路图的能力;具有焊接调试电路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同时获得相应的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分工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使学生能适应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安装、调试、维修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具体分解为知识、能力、素质情感等教学目标。
2.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半导体的基础知识;掌握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了解温度对半导体器件特性的影响;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功能;掌握模拟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态及判断;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掌握直流稳压电源和开关电源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能力目标——能熟练使用电子仪器;能识别和检测元器件;能够读懂电路图;会分析、计算、调试、检测模拟电路;能焊接调试电路板并排除故障;能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
(3)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分工、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具有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设计
1.设计思路
课程的设计理念: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多媒体为渠道、以实践为目的、以技能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基于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基于学生毕业后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结合当今先进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够用即可,分6个模块组织内容,教学按64个课时4个学分来组织,按照先基础后应用,先元器件再基本应用电路再功能电路的过程进行;电路分析的顺序是先直流后交流,先小信号后大信号。教学中注重实践,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贯彻“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 课程内容与要求
学习模块
|
项目一:晶体管基本电路的测试与应用设计
|
学时数
|
16
|
学习目标
|
了解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掌握二极管的特性
了解特殊二极管的特性
掌握三极管的特性
掌握三极管共射、共集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功能。
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性能能指标的估算。
|
学习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三极管的电路放大作用
三极管共射、共集放大电路
|
简单电子电路的装接、性能测试与故障排除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
操作训练
|
模块1-1 二极管基本特性的测试
|
模块1-2 三极管基本特性的测试
|
模块1-3 放大电路工作状态的测试
|
模块1-4 三极管放大器基本特性的测试
|
教学方法
|
项目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
教学条件
|
教室多媒体、教学课件、模拟电子实验室
|
考核与评价
|
通过单级放大电路的实验来考核。
|
学生知识能力要求
|
能对常见电子元器件进行识别、测量,会使用常见仪器仪表(如万用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
|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
(1)担任本课程的教师应具备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双师型或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承担过一门及以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讲授工作,同时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及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2)担任该课程的教师还应拥有较为丰富的课堂与学习指导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
学习模块
|
项目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测试与应用设计
|
学时数
|
14
|
学习目标
|
了解反馈、反馈深度和深度负反馈的概念。
掌握反馈的分类及其判别方法。
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影响。
掌握集成运放特点、电路符号、理想运放概念、主要参数。
了解差动放大器的性能。
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应用以及运用中的实际问题。
|
学习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负反馈组态的判别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集成运放应用电路分析
|
集成运放应用电路的装接、测试、设计与调试
|
操作训练
|
模块2-1负反馈放大器的性能测试
|
模块2-2 差动放大器的性能测试
|
模块2-3 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应用电路的测试
|
教学方法
|
项目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
教学条件
|
教室多媒体、教学课件、模拟电子实验室
|
考核与评价
|
在该项目中要完成集成运放电路的设计,通过实验来考核。
|
学生知识能力要求
|
会操作Mutisim仿真软件,能根据电路图进行连线、调试。
|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
(1)担任本课程的教师应具备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双师型或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承担过一门及以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讲授工作,同时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及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2)担任该课程的教师还应拥有较为丰富的课堂与学习指导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
学习模块
|
项目三:功率放大器的测试与应用设计
|
学时数
|
10
|
学习目标
|
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特点、分类、对功率电路要求。
熟悉复合管的组成原则。
能正确测量功率输出级电路的特性。
理解功率输出级电路的结构、功能及元器件作用。
|
学习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和性能指标
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
功率放大器的测试、设计与调试
|
操作训练
|
模块3-1 功率输出级电路的测试
|
模块3-2 集成低频功率放大器的测试
|
教学方法
|
项目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
教学条件
|
教室多媒体、教学课件、模拟电子实验室
|
考核与评价
|
通过仿真软件来设计功放电路来进行考核。
|
学生知识能力要求
|
能识读简单的电路图。
|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
(1)担任本课程的教师应具备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双师型或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承担过一门及以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讲授工作,同时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及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2)担任该课程的教师还应拥有较为丰富的课堂与学习指导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
学习模块
|
项目四:直流稳压电源的测试与设计
|
学时数
|
14
|
学习目标
|
能正确测量直流稳压电源各单元电路的特性。
理解直流稳压电源各单元电路的结构、功能及元器件作用。
能独立完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能解决一般电路故障问题。
能对直流稳压电源各单元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
学习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直流稳压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
直流稳压电源的测试、设计与调试
|
操作训练
|
模块4-1 直流稳压电源各单元电路的测试
|
模块4-2 直流稳压电路的测试
|
教学方法
|
项目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
教学条件
|
教室多媒体、教学课件、模拟电子实验室
|
考核与评价
|
通过制作直流电源来进行考核。
|
学生知识能力要求
|
能根据要求进行直流电源的设计。
|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
(1)担任本课程的教师应具备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双师型或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承担过一门及以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讲授工作,同时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及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2)担任该课程的教师还应拥有较为丰富的课堂与学习指导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
学习模块
|
项目五: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测试与设计
|
学时数
|
10
|
学习目标
|
掌握电压比较器的组成和工作特点;
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功能及应用。
了解非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组成、功能及应用。
|
学习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非正弦发生电路
|
正弦波振荡器的测试
|
操作训练
|
模块5-1正弦波振荡器的测试
|
模块5-2 非正弦波振荡器的测试
|
教学方法
|
项目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
教学条件
|
教室多媒体、教学课件、模拟电子实验室
|
考核与评价
|
通过仿真软件来设计正弦波振荡产生电路和非正弦波振荡产生电路来进行考核。
|
学生知识能力要求
|
会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的设计、仿真。
|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
(1)担任本课程的教师应具备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双师型或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承担过一门及以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讲授工作,同时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及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2)担任该课程的教师还应拥有较为丰富的课堂与学习指导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
五、课程实施建议
1. 课程组织形式
(1)以项目教学法开展课程教学
课程的教学以典型项目作为核心实例带动知识点讲授,每一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工作任务,通过每一个工作任务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2)突出课程职业型、实践性
课程的开发设计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的原则,重点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项目设计制作训练,把资料查阅、器件选购、电路整合、安装调试、报告编写等电子工程设计和制作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培养其再学习的能力,在基础课程中逐步培养完成项目和构建工程的能力。
2. 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
3. 实训条件
表1 实训室配置表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完成实训项目
|
使用课程
|
设备
|
数量(台/套)
|
1
|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
|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其检测;单级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比例求和运算电路、积分与微分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等。
|
模拟电子技术
|
模拟电子实验箱DJ-A6
|
52
|
数字式示波器SDS1102D
|
26
|
信号发生器GFG-8020H
|
28
|
4. 考核方式设计
平时成绩:考核理论学习态度、回答问题、作业情况等;考核实验操作态度、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合作能力等。
期末成绩:采用闭卷方式,考核理论专业知识、实践操作方法等。
5.教师要求
(1)担任本课程的教师应具备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双师型或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承担过一门及以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讲授工作,同时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及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2)担任该课程的教师还应拥有较为丰富的课堂与学习指导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六、教材、教学参考书及网站
1. 教材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华永平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2. 参考书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参考网站
http://www.chinadz.com/(中国电子资源网)
http://www.chinadz.com/(电子报)
http://www.21ic.com/(21ic中国电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