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生产与制作工艺》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电子产品生产与制作工艺》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类别:
理实结合
学时学分:
64学
时+30学时(集中实训),4学分+1学分(集中实训)
适用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二、课程定位
《电子产品生产
与制作
工艺》课程是高职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
基础
课程,是一门与实际生产密切相关、从事电子产品生产工作的
先
导性课程。本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电子生产工艺的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的工艺流程及各流程环节的工艺技术和工艺规范,能够进行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基本的工艺技术管理,并能够站在工艺工程师和生产管理人员的角度认识生产的全过程,充分了解工艺工作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和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将来从事电子产品工艺技术、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修课程
:《
实用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
后续课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路分析与制作》、《电子线路CAD设计》、《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毕业设计》等。
三、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电子产品生产与制作工艺》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识图与绘图,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择与质检,了解电子产品印刷电路板的制作与工艺流程,掌握电子产品总装、电子整机调试、电子产品检修等专业职业能力。
2
.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熟悉常用电子产品的电路符号与实物的一一对应关系,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主要参数、识别与检测方法;
(2) 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子电工仪器仪表,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维护;
(3) 掌握手工焊接技术,保证焊接质量,了解自动焊接技术;
(4) 熟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5) 熟悉电子产品装配技能;
(6) 能了解电子企业采用的主要电子产品制作工艺及特点,掌握基本技术要求,调试与检测的工艺要求。
能力目标:
(1)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产品生产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生产任务及规格要求编写相应的工艺文件。
(2) 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3) 联系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素质目标:
(1) 对从事电子产品生产、维护、操作等相关技术工作,充满热情。
(2) 有较强的求知欲,乐于、善于使用所学电子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3)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 在工作实践中,有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四、课程设计
1.设计思路
(1)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通过任务单、资讯、计划、实施、修正、评价等环节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教师针对性的讲授、引导,最后总结。
(2)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的6S管理模式(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使学生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3)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提前与社会接轨,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的管理和竞争机制。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任务书的发放、材料的领取,考核标准的制定等组织实施过程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2. 课程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设置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理论
|
实训
|
1
|
模块一 常用电子元器件介绍与判测
|
16
|
10
|
6
|
2
|
模块二 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
|
8
|
2
|
6
|
3
|
模块三 电子线路图焊接与调试练习四个
|
20
|
5
|
15
|
4
|
模块四 PCB制作介绍
|
8
|
8
|
0
|
5
|
模块五 (新技术介绍)贴片与回流焊技术
|
4
|
4
|
0
|
6
|
模块六 综合电路安装、焊接与调试考试
|
8
|
1
|
7
|
合计
|
64
|
30
|
34
|
(2)各模块具体说明
学习模块
|
模块一:常用电子元器件介绍与判测
模块二: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
学时数
|
24
|
学习目标
|
1、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型号与规格、封装、识别与
好坏
检测方法。
2、
掌握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
学习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1、电阻的型号与规格、封装、识别与检测方法和技能。
2、电容的型号与规格、封装、识别与检测方法和技能。
3、电感与变压器的型号与规格、封装、识别与检测方法和技能。
4、半导体分立元件的型号与规格、封装、识别与检测方法和技能。
5、常用集成电路的型号与规格、封装、识别与检测方法和技能。
6
、电子发展史简介
7、用电安全介绍
|
1、能用色标、直标、数码法读取相应参数。
2、能用仪器仪表
判测元器件的好坏与引脚。
3、能查阅相关资料
|
操作训练
|
任务一: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参数读取、用万用表
判测元器件的好坏与引脚
|
任务二:用万用表
判测
特殊二极管、数码管、点阵、三极管,可控硅等元器件的
好坏与引脚
|
任务三:万用表、示波器中、函数信号发生器、电桥、兆欧表、晶体管图示仪等仪器仪表的使用
|
教学方法
|
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实训教室、元器件实物、教学仪器仪表、教学课件
|
考核与评价
|
1
、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实物认识
2
、
能用仪器仪表
判测电子元器件的好坏与引脚
3
、语言表达能力
4
、工作态度
5
、文字表达写作能力,完成任务情况及效果
|
学生知识能力要求
|
有一定的电子元器件实物认识知识;具有查阅资料,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
1
、具有在电子行业企业
5
年以上实践经验
2
、能根据教法设计情境、根据设计教学情境实施教学过程。
3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异常问题。
|
学习模块
|
模块三:电子线路图的焊接与调试
|
学时数
|
20
|
学习目标
|
1、掌握焊接实践焊锡量控制等焊接技巧。
2、掌握焊接质量的检查方法。
3、掌握电子线路图的读图与识图,并全使电路符号与实物能一一对应。
4、掌握电子线路的排版方法,调试方法。
|
学习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1、
能根据所给电路图进行原理分析。
2、
能根据所给电路图选取元器件
。
3、
能使电路符号与实物一一对应,并正确使用元器件
。
4、
能掌握正确的焊接技巧
。
5、
能合理的根据电路图进行排版、布线、焊接、调试
。
|
1、掌握正确的焊接方法。
2、能根据电路图进行正确的排版与焊接、检测、调试。
3、能查阅相关资料。
|
操作训练
|
任务一:二色闪烁电路制作
|
任务二:稳压电源制作
|
任务三:三位移位显示电子线路制作
|
任务四:三位抢答显示电路制作
|
教学方法
|
项目教学法、演示法、归纳法
|
教学条件
|
实训教室、元器件实物、教学仪器仪表、焊接工具
|
考核与评价
|
1
、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实物认识
2
、
能用仪器仪表
判测电子元器件的好坏与引脚
3、焊接质量与排版合理性
4
、语言表达能力
5
、工作态度
6
、文字表达写作能力,完成任务情况及效果
|
学生知识能力要求
|
有一定的电子元器件实物认识知识;有一定的焊接技能;有一定的排版与检测、调试能力;具有查阅资料,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
1
、具有在电子行业企业
5
年以上实践经验。
2
、能根据教法设计情境、根据设计教学情境实施教学过程。
3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异常问。
|
学习模块
|
模块四:PCB制作介绍
|
学时数
|
8
|
学习目标
|
1、
掌握设计单层、双层PCB的方法和技能。
2、掌握手工制作单层PCB的工艺和技能。
|
学习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1、
印制电路板的基础知识
。
2、
印制电路板的排版设计
。
3、
印制电路板的制造工艺
。
|
设计单层、双层PCB的方法
和
手工制作单层PCB的工艺方法
|
操作训练
|
任务一:
设计单层、双层PCB的方法
和
手工制作单层PCB的工艺方法
|
教学方法
|
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实训教室、元器件实物、教学仪器仪表、教学课件
|
考核与评价
|
1、设计单层、双层PCB的方法。
2、手工制作单层PCB的工艺方法。
3、工厂生产线生产PCB的工艺流程。
4
、语言表达能力。
5
、工作态度。
6
、文字表达写作能力,完成任务情况及效果。
|
学生知识能力要求
|
有一定的电子元器件实物认识知识;有一定的PCB排版设计知识;具有查阅资料,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
1
、具有在电子行业企业
5
年以上实践经验。
2
、能根据教法设计情境、根据设计教学情境实施教学过程。
3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异常问题。
|
学习模块
|
模块五:贴片与回流焊技术
|
学时数
|
4
|
学习目标
|
1、
掌握常用
贴片
电子元器件的型号与规格、封装、识别与
好坏
检测方法。
|
学习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1、
贴片
电阻的型号与规格、封装、识别与检测方法和技能。
2、
贴片
电容的型号与规格、封装、识别与检测方法和技能。
3
、
贴片
半导体分立元件的型号与规格、封装、识别与检测方法和技能。
4
、常用
贴片
集成电路的型号与规格、封装、识别与检测方法和技能。
5、贴片机与回流焊技术的介绍。
|
1、贴片元器件读取相应参数。
2、
贴片与回流焊技术。
3、能查阅相关资料。
|
操作训练
|
无
|
教学方法
|
直观教学法、实物演示法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元器件实物、教学课件
|
考核与评价
|
1
、
常用贴片电子元器件的实物认识。
2
、
能用仪器仪表
判测电子元器件的好坏与引脚。
3
、语言表达能力。
4
、工作态度。
5
、文字表达写作能力,完成任务情况及效果。
|
学生知识能力要求
|
有一定的电子元器件实物认识知识;具有查阅资料,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
1
、具有在电子行业企业
5
年以上实践经验。
2
、能根据教法设计情境、根据设计教学情境实施教学过程。
3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异常问题。
|
学习模块
|
模块六:综合电路安装、焊接与调试考试
|
学时数
|
8
|
学习目标
|
1、
掌握
所给电路图中
电子元器件的型号与规格
,
检测
好坏及引脚排列
。
2、
掌握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3、能合理排版与焊接调试。
|
学习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1、
电子线路安装工艺
2、安装正确性
3、安全文明生产
|
1、检测元器件并布局合理,整齐规范。 2、焊点光亮,圆滑无毛刺,锡量适中。
3、连线平直,无交错。
4、能用仪器仪表
判测好坏与引脚。
5、能查阅相关资料。
|
操作训练
|
任务一:综合电路焊接调试
|
教学方法
|
直观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实训教室、元器件实物、教学仪器仪表
|
考核与评价
|
1、元器件检测错误,每件扣2分。
2、电子元器件排版不合理,插件不规范,不整齐,扣5-10分。
3、焊接不好每处扣1分,最高限扣15分。
4、连线不平直,交叉扣2-5分
5、末按图装接扣10-20分。
6、电路功能不完整扣20分。
7、在额定时间内允许返修一次,扣15分
8、仪表使用不规范扣5分。
9、通电操作违规扣5-10分,严重违规者扣20-40分。
10、损坏设备、仪表扣10-30分
|
学生知识能力要求
|
有一定的电子元器件实物认识知识;有一定的焊接技能;有一定的排版与检测、调试能力;具有查阅资料,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
1
、具有在电子行业企业
5
年以上实践经验。
2
、能根据教法设计情境、根据设计教学情境实施教学过程。
3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异常问题。
|
学习模块
|
模块七:电子节能灯整灯制作
|
学时数
|
30
|
学习目标
|
1、
学生通过生产实践,了解、熟悉电子产品元器件与电路符号的一一对应关系。
2、
了解、熟悉并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组装和调试训练。
3、
能使学生以较强的动手能力解决一线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职业规划更能切合实际。
|
学习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1、
电子镇流器熟悉
2、电子元器件筛选、插件
3、浸焊、切脚作业
4、补焊、检测调试作业
5、整灯制作
|
1、检测元器件并布局合理,整齐规范。 2、焊点光亮,圆滑无毛刺,锡量适中。
3、连线平直,无交错。
4、能用仪器仪表
判测元器件的好坏与引脚。
5、能查阅相关资料。
|
操作训练
|
任务一:节能灯整灯制作
|
教学方法
|
直观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
教学条件
|
实训车间、元器件实物、实训仪器仪表
|
考核与评价
|
(1)实训以生产工艺作为理论考核。
(2)实训以产品合格率作为技能考核。
(3)实训中出勤和职业道德表现作为平时成绩考核。
(4)三种考核综合合格者方可通过,并单独作为一科成绩,记入本学期总成绩当中。
(5)成绩不合格者需在下一年级实训时进行补考。
|
学生知识能力要求
|
有一定的电子元器件实物认识知识;有一定的焊接技能;有一定的检测、调试能力;具有查阅资料,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
1
、具有在电子行业企业
5
年以上实践经验。
2
、能根据教法设计情境、根据设计教学情境实施教学过程。
3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异常问题。
|
五、课程实施建议
1. 课程组织形式
本课程
是
通过对学生进行电子生产工艺的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的工艺流程及各流程环节的工艺技术和工艺规范,能够进行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基本的工艺技术管理,并能够站在工艺工程师和生产管理人员的角度认识生产的全过程,充分了解工艺工作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和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将来从事电子产品工艺技术、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采用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来组织实施。
2. 教学方法
(1)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对于安全文明生产教育,电子元器件的辨认与测试,常用电子仪器仪表这部分简单入门级项目,主要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仿真的企业环境,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单项技能训练,使学生建立现代电子制造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初步认识,能自觉运用静电防护知识和6S规范进行电子产品整机组装,会辨认通孔插装元器件的参数。
(2) 任务驱动教学法
对于手工焊接这部分以技能训练为主的项目,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按照“项目成果展示(激发兴趣)→老师用媒体课件讲授→学生项目实施→参照工艺标准检查→评价→学生改进提高”的顺序流程,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练习将工艺知识和标准变成学生真正掌握的工艺技能。
(3) 项目教学法
对于电子产品装配这部分,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实施。以组装一个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为目标,要求学生根据零部件的特点,制定该电子产品主板的组装工艺流程,综合应用穿孔元器件手工焊接、机器焊接等知识和技能,完成整机组装、整机调试和指标验收等相对完整的过程,生产出一个符合企业标准的产品。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是项目实施的主体,教师进行指导、评价、验收。帮助学生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工艺问题。
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引导课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科研实践结合法
等。
3. 实训条件
为了满足该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要求理实一体化教室必须配备以下设备设备:多媒体、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电子产品组装用的工具、耗材、电子产品(载体)等。
在自动焊接、电子产品装配工艺任务中,安排在生产车间现场参观、操作。
4. 考核方式设计
(
1
)评价方式: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占40%,其中出勤占10%,各子项目操作实践作业占30%。期末考核占60%。
(
2
)考核要求具体说明:
项目考核评分标准表
项目编号
|
考核点及占项目分值比
|
建议考核方式
|
评价标准
|
成绩比例
|
优
|
良
|
合格
|
|
1、根据任务引导制订完成任务的详细方案
(25%)
|
教师评价+互评
|
1、制定的方案具有可实施性。
2、思维清晰,考虑周到,无缺陷。
3、思维独特,
具有一定的创
新性。
|
1、制定的方案具有可实施性。
2、思维清晰,考虑比较周到,无重大缺陷。
|
1、制定的方案具有可实施性。
2、思维比较清晰,考虑比较周到,但有重大缺陷。
|
|
|
2、操作实施(30%)
|
教师评价+互评
|
1、能熟练运用仪器仪表。
2、能熟练地识别常用元器件。
3、能熟练地检测常用的元器件参数。
4、能判断常用元器件质量及好坏。
5、操作熟练、手型正确。
|
1、能熟练运用仪器仪表。
2、能熟练地识别常用元器件。
3、能熟练地检测常用的元器件参数。
4、能判断常用元器件好坏。
5、操作不熟练、手型较差。
|
1、能熟练运用仪器仪表。
2、能熟练地识别常用元器件。
3、能熟练地检测常用的元器件参数。
4、不能判断常用元器件好坏。
5、操作不熟练、手型较差。
|
|
|
3、项目总结报告(20%)
|
教师评价+互评
|
1、格式符合标准。
2、内容完整。
3、有详细过程记录和分析。
4、有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总结。
5、能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
1、格式符合标准。
2、内容完整。
3、有详细过程记录和分析。
4、有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总结。
|
1、格式基本符合标准。
2、内容比较完整。
3、有一定的过程记录和分析。
|
|
|
4、项目公共考核点(25%)
|
教师评价+互评
|
1、安全、文明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2、学习积极性高,虚心好学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热心帮助小组其他成员。
4、具有严谨的思维,并能恰当的表达项目成果,具有与成员沟通协调的能力。
5、能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同时正确控制、激励和协调小组活动过程。
|
1、安全、文明工作,职业操守较好。
2、学习积极性较高。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帮助小组其他成员。
4、具有一般的思维,并能比较恰当的表达项目成果,具有与成员沟通协调的能力。
5、能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较合理分配,同时较正确控制、激励和协调小组活动过程。
|
1、没有出现违纪、违规现象。
2、没有厌学现象。
3、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
4、基本能表达项目成果,具有与成员沟通协调的能力。无重大失误。
5、能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较合理分配,同时正确控制、激励和协调小组活动过程,无重大失误。
|
|
焊接评分标准考核具体说明:
电子线路安装考核评分表
|
学号
|
|
姓名
|
|
时限
|
小时
|
实用时间
|
|
给分要素
|
技 术 要 求
|
配分
|
评分细则
|
扣分
|
得分
|
电子线路安装工艺
|
1、检测元器件。 2、元器件布局合理,整齐规范。 3、焊点光亮,圆滑无毛刺,锡量适中。 4、连线平直,无交错。
|
35
|
1、元器件检测错误,每件扣2分。 2、电器排版不合理,插件不规范,不整齐,扣5-10分。
3、焊接不好每处扣1分,最高限扣15分。
4、连线不平直,交叉扣2-5分
|
|
|
安装 正确性
|
1、按图装接正确。 2、电路功能完整
|
40
|
1、末按图装接扣10-20分。
2、电路功能不完整扣20分。
3、在额定时间内允许返修一次,扣15分
|
|
|
电压 测量
|
1、正确使用仪表
|
15
|
1、仪表使用不规范扣5分。
|
|
|
安全 文明 生产
|
1、遵守用电操作规程 2、不损坏器件、仪表
|
10
|
1、通电操作违规扣5-10分,严重违规者 扣20-40分。
2、损坏设备、仪表扣10-30分
|
|
|
得分
|
|
考评员
|
|
5. 教师的要求
(1)具有从事电子专业5年以上的专业能力
。
(2)具有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基本知识
。
(3)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运用职业教学方法的能力
。
(4)具有电子产品装配工艺理论知识
。
(5)具有电子产品装接、调试、检测的能力
。
六、教材、教学参考书及网站
1. 教材
《电子工艺训练教程(第2版)》,李敬伟
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6
2. 参考书
《电子工艺基础(第2版)》,王卫平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9
《电子工艺实训教程》,宁铎编著,西安电子科技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
《电子工艺训练教程》,李佐周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3. 参考网站
七、其他
本大纲同时适用“应用电子技术3+2专业”。